虫草参又叫地蚕、草石蚕,为一地下茎长5~6厘米的肉质环形参,属唇形科草本植物。株高50~70厘米,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,喜温暖湿润环境,耐寒、耐湿、耐热,适宜在向阳、湿润、土层深厚的土壤中种植,也可以套种于果树行间。其形似虫草粗如手指,洁白脆嫩营养丰富,既可炒食、油炸、凉拌又可制成各种风味食品或罐头食品。
虫草参,春夏可采摘嫩茎叶,凉拌、炒食、做汤。主要食用晚秋以后采挖出的洁白脆嫩的环形肉质参。地参根茎观之洁白如玉,食之清爽脆嫩,可炒食、蒸煮、做汤、腌渍、醋泡、糖浸、蜜饯、做酱菜均可,尤其香酥油炸地参,风味独特、脆香无比,堪称菜中一绝,食之口味清香,与一般油炸食品不同,这道菜的独特之处在于不上火,反而祛火。且具有提神醒脑、开胃化食、补肝肾两虚、强腰膝筋骨之效。
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:地参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、20多种微量元素、维生素、酚类、糖类等多种营养成分,功能可与冬虫夏草相当,经常食用地参有抑制癌细胞扩散和减肥的特殊疗效,因此享有“蔬菜珍品”的美称。
此外,虫草参的花期较长,可以涵养大量的天敌,可以作为功能植物使用。 每年10月~次年4月(秋冬春)栽种。选白色、粗壮、幼嫩的种根,长的切成2段,每段有3~4个芽眼,按行距30厘米,株距25厘米挖穴,每穴栽种根1段,覆土厚5厘米,稍加镇压后,充分浇水,每亩用种根20公斤左右。秋种的从第二年9月开始采挖,春种的当年11月开始采挖,采挖后洗净即可作鲜参销售,也可晒干后出售干参,一般每亩可产鲜参2000公斤,晒干后得于参500公斤。